高可靠性系统设计包括:采用容错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组件以满足预期环境条件要求和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本文专注于讨论实现高可靠性电源的半导体解决方案,这类电源包括冗余电路、电路保护和远端系统管理。文中还将重点讨论简化设计、提高组件可靠性的最新产品功能。
高可靠性电源系统要电感生产厂家求
在理想情况下,高可靠性系统应该设计成能够避免单点故障,提供故障隔离手段,以在发生故障时使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但性能也许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可靠性系统还应该能够控制故障,避免故障传播到下游或上游电子组件中。
内置冗余电路是一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或者采取主动分担负载的并联电路形式,或者在故障未发生时处于备用等电子电感器待状态。在每种情况下,故障检测和管理都需要额外的电路系统开销,因此增加了总体复杂性和成本。有些系统还采用了不同的并联电路,以增强多样性,降低功率电感器共有故障机制风险,有些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中会采用这样的电路。
高复杂性系统提高了电源性能要求,高转换效率和良好的温度管理至关重要,因为结温每升高 10°C,IC 的寿命就大约减少一半。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功能丰富的最新电源 IC 和专门的电源管理功能现在增强了对 IC 本身及其周围系统的保护。
电源稳压器安全功能
输出电流限制
这不是一种新功能,但是其实现已经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先进,随着用户可编程功能的增加,灵活性也提高了。例如,图 1 所示的 LT3667 是一款 40V、400mA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具有两个故障保护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内部保护电路功能包括电池反向保护、电流限制、热限制和电流反向保护。该 IC 的开关稳压器部分提供开关电流限制和箝位二极管电流限制,这样在输出短路等故障情况下,就可以控制输出电流。两个线性稳压器还具备单独的用户可编程电流限制,在图 1 所示的应用例子中,由 R7 和 R8 设定为 100mA。
如果出现故障,这些措施不仅保护器件本身,还能保护下游电子组件。
图 1:LT3667 故障保护、开关和线性稳压器
输入电流限制
这种功能在用光伏电池收集能量之类的电路中常见,在这类电路中,高阻抗源要求必须仔细控制电流,以防止电源电压崩溃。除了保护上游电子组件免受过载影响,输入电流限制还可作为备份电源的安全功能使用,如图 2 所示,在备份电源中,必须保护大型电容器,并对其安全充电。LTC3128 提供准确度为 ±2% 的可编程平均输入电流限制。在图中所示应用中,输入电流限制设定为 3A,超级电容器备份电路仅吸取主负载通过降压-升压型转换器未消耗的“剩余”电流。
图 2:基于 LTC3128 的超级电容器备份电路
过热保护
过热保护大部分用于具备内部功率晶体管的电源稳压器 IC。在上述采用 LTC3128 的情况下,大约在 功率电感器165°C 时触发过热停机,在温度降至大约 155°C 之前,该器件一直被禁止。不过,该产品还包含一个热稳压器,以在用大电流给非常大的电容器充电时,防止器件进入过热停机状态。当芯片温度超过 135°C 时,该稳压器通过逐步降低平均电流限制发挥作用。诸如 8 输出降压型稳压器 LT33功率电感器75 等产品可提供一个芯片温度输出,用户能够选择设定为 3 种芯片温度门限之一。
控制多个输入源
包含一个主电源和一个冗余备份电源、也许还有一个外部辅助电源的电源系统需要一个判断系统,以决定哪个电源拥有优先权,并监视这些电源的状态。此外,判断系统必须在电源切换时防止电源系统出现交叉传导和反向馈送。LTC4417 等单芯片 IC 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根据用户为每个输入定义的电源门限进行验证,然后自动选择电源。
另一种方法是由两个同时运行的输入源分担负载,这样可以降低每个输入源的负担,提高可靠性,同时如果两个输入源每个的大小都适合支持整个负载的需求,那么分担负载这种方法还可以在一个输入源出故障时提供保护,这也可以提高可靠性。过去有可能采用一种简单但效率较低的二极管“或”解决方案,但是这种解决方案要求每个电源都提供有源控制,以平衡负载。图 3 显示,现在可以用单芯片解决方案完成这个任务。LTC4370 是一款均流控制器,提供反向隔离,防止一个电源的故障导致整个电源系统崩溃。
运算放大器稳定性分析系列(八)本系列的第六部分是新《电气工程》杂志(ElectricalEngineering)中“保持容性负载稳定的六种方法”栏目的开篇。这6种方法分别是RISO、高增益及CF、噪声增益、噪声增益及CF、输出引脚
一种光敏电阻提供负反馈实现线性响应增益受控放大电路位于正向放大通路,其增益随控制电压而改变。控制电压形成电路的基本部件是 AGC 检波器和低通平滑滤波器,有时也包含门电路和直流放大器等部件。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
2011中国印刷标准化年会暨印刷2 0 1 1年1 0月2 0日,伴着绵绵秋雨 2 0 1 1中 国印刷标准化年会暨印刷创新论坛”在北京·湖南 大厦隆重召开。论坛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携手中国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