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期刊与电子期刊的特点决不仅仅上述这些,一个在稳定发展,一个在快速成长,根本的原因是各自所独具的优势(或称特色)在起作用。展望中国期刊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审视中国期刊的现状还有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是印刷期刊。2000年底我国印刷期刊人均2.2册的持有量与世界平均7—8册,日本人均15册左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①品牌期刊势单力薄,无法形成品牌带动战略。期刊的竞争多是以品牌取胜,树立自己的品牌、追求个性化、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是期刊生存的关键。就国际市场而言,各种外文版的中国期刊不足200种,世界范围的7种主要类型期刊排名的50强中.美国独占22%的份额,而且几乎囊括了每一类中的前3名,中国只有20余种进入了各类期刊的前50强。据中国科技信息所2000年底统计。世界6大检索系统1999年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情况分别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光盘版收录14种,占其收录总数的0.39%:《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549种,占6.1%;《美国工程索引》(E1)收录96种,占3.6%;《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116种,占3.8%;《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收录140种;占1 1%,《俄罗斯文摘杂志》(PⅨ)收录193种,占2.0%,合计占收录总数的不足17%。在国内期刊市场,中国期刊方阵打造的“双效”、“双百”、“双奖”、“双高”期刊分别为1130种、196种、108种和63种,合计为1497种,只占国内期刊总数的17.2%。②未形成规模效益。表现在个体发行量少,盈利的更少,还有相当的出版社没有脱离“皇粮”。目前我国期刊发行量还没有上千万的大刊,超百万的也只有23种,一万种以下的大约占70%,只有20%左右的期刊盈利。③缺少名人办刊与名作,一些期刊缺少特色,很难达到“木秀于林”。国外学术期刊大多由学科带头人创办.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的学科带头人很少办刊,至少是不会用主要或大部分精力办刊,其中缘由是多方面的,与期刊编辑地位低和名人社会活动多等不无关系。一些期刊文史哲经无所不包,数理化天地生无一遗漏,也是失掉特色的一个主要原由。④稿件充赤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稿件充赤现象,即一些水平不高或刊发于某刊不太对路的文稿常常露面,造成的原因是评定职称发多少篇论文是硬指标,评哪一级职称规定必须在哪一级刊物上发文等等,一些人为评职称而找门路或出资,因此使得编辑无奈而造成“充赤现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万锦垄同期刊打了近40年交道,他感慨万分:过去写文章是“有感而发”,现在学术文章涂上了功利色彩,读书人写文章还得掏钱买版面,一些质量不高的文章因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学术刊物上。
其次是电子期刊,电子期刊的优势毋庸置疑,其不足也不可轻视。①学术地位暨权威性问题。由于长期形成的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加上网上出版变化莫测,审稿制度也不象印刷期刊那样严格,导致了人们对电子期刊的科技含金量产生疑虑。虽然我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已从2002年8月1日开始实行,有了相应的规定,但电子期刊在许多大学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仍未得到认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发表的电子出版物,评定职称时亦不认可,使得人们对电子期刊大打折扣。②受人们阅读习惯和设备环境的影响,目前还不是绝大多数人的青睐读物。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阅读习惯和这种阅读的适应性,短期内难于改变是主要原因。另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从小接触最多的读物是印刷品的,渎书伴随人的成长,人的视觉随发育逐步适应这一读物,由于视觉反射而疏远电子期刊这种生理上的原因也不可忽视。设想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为电子期刊创造的环境不象今天的计算机或掌上读的屏幕如此刺眼,而如同读印刷读物,人们读电子期刊就会像今天读印刷期刊一样。③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我国已于1993年加入《伯尔尼公约》,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加强,由电子出版物引发的版权纠纷呈上升趋势,影响了电子期刊的发展和电子期刊的利用。④网上很难找到过刊和早期电子期刊,由于网络环境的限制和设施设备的原因,加上网上信息更新速度快速,网上不保存过刊对读者来说也是一个缺憾,成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方便快捷手段查阅过刊的突出问题。
无电感D类音频应用实现极低EMI的技术方案 导读:
功率电感和铁氧体磁环的价格差异显著,这推动了 D 类音频放大器滤波设计步入无电感时代。但同时,在铁氧体磁珠的作用下,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会急剧飙升,从几千赫兹增加到几
白光和彩色光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高亮度LED为照明产业带来了持续的变革,它为包括白光和彩色光设计在内的各种照明系统增加了更多的灵活性与智能化。这些照明系统使设计人员既能动态控制色温,又能在白光应用中保持高的显色指数(CRI)。此外,
文化传递模式引发文化生产方式的改变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发展,印刷媒介的存在形态逐渐多样化。在新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之发生转变。未来不再是当今的简单延续,而是现在的发展之果。新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