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实质是辩证法,它构建了一系列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实践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 维。其最终目标是提供一种思想方法,而非具体的知识,它对于当前的科技发展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 意义。回顾印刷科技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创新,以哲学思维视角审视未来的印刷科技发展,可得到如下的重 要启示。
1 离散思维与综合思维的创造运用
毕昇泥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具有重大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它创造性地运用了哲学的离散思维和 综合思维,使印刷科技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它首先找到了文字印刷的最小技术单元——单个文字,实现 了文字信息的最小离散化,对单个文字进行刻版和处理,然后再利用丰富的文字组合(综合思维)综合形成 最终的复制信息。
同时,印刷图像分色理论的提出,也巧妙地运用了离散思维和综合思维,即首先找出彩色图像信息复 制的本质任务——颜色信息的分解(离散)与合成(综合)。然后采用技术手段首先实现原稿颜色信息的分 解(制版阶段),而后采用套印技术(印刷阶段)完成颜色信息的合成。
2矛盾思维的综合运用
印刷的功能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播,是这5个功能的矛盾综合体。在印刷技 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上述5个功能实现了一定的角色转换与地位迁移。譬如在写本时代,印刷的主要功能 是记录和存储信息,而显示功能和传播功能并不突出。而在数字时代,印刷的记录和存储功能逐渐弱化, 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显示和传播上,即当前印刷科技的核心是信息的可视化与传播。因此印刷功能的发 展演变蕴含了矛盾思维的辩证运动。
3技术与工程统一思维的运用
19世纪末,CMYK四色印刷理论的提出,为现代彩色印刷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 技术方法论意义。在彩色印刷技术出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采用CMY三色印刷工艺,但效果非常 不理想。因为从理论上讲,CMYK四色印刷工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K可由CMY合成,它是多余的。但 是,工程实践表明,CMYK四色印刷工艺远优越于CMY三色工艺。因此技术发展会对工程需求产生额 外的要件,两者之间不完全等同,同时,科学与技术发展也有类似的特点。
4跨媒体技术与系统思维的创造运用
在数字技术时代,跨媒体成为印刷科技发展的必然,但印刷科技的核心始终未变,即信息的可视化与 传播。从印刷可视化与传播的核心功能来看,笔者认为纸媒体(ink_on-paper)、显示媒体(也称为互动媒 体)和类纸媒体(也称为电子纸)是印刷可视化的3种基本媒体,而网络媒体更多地被看作信息(内容)的传 播手段。因此印刷是一个典型的图文信息系统,跨媒体只是其外在的表现而已,且不可孤立地将网络媒体 置于印刷系统之外。
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连载二十四)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感量的计算反激式开关电源与正激式开关电源不同,对于如图1-19的反激式开关电源,其在控制开关接通其间是不向负载提供能量的,因此,反激式开关电源在控制开关接通期间只存储能量
In-circuit programming switchA simple bidirectional analog switch (MAX4525) facilitates in-circuit programming by providing dual
三维条码印刷与识别技术研究引言条码技术自出现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其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速度,为管理的科学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条码应用技术的推广,人们对条码的信息密度、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