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配电系统的硬件设计
该配电系统分为三个部分:配电终端,智能配电管理器和车辆管理终端,如图1所示。配电终端主要是用于28 V设备的状态监控,具有电流检测、电压检测、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及状态监控等功能。同时具有LIN总线的数字通信接口和外部控制接口;有电流、电压和温度的数字量输出,并且各类故障的参数点具有可配置性。
由于特种车辆的用电设备的功率比较小,配电终端内部采用低导通电阻的快速MOSFET来控制用电设备的通断。并且采用电流、电压检测和短路保护技术实现对用电设备状态监控、故障的自动保护和故障完全隔离。另外,配电终端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能够记忆设备故障时的记录信息。同时,提供外部控制接口控制用电设备的通断,兼容传统的配电方式。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和配电系统的数字化,配电终端采用了控制器LPC935和低成本、易开发的的LIN总线。由于特种车辆具有大量的感性负载,启动时的冲击电流过大,电流瞬间可能超过额定电流的5~10倍,配电终端采用限流启动方式。这种方式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能够改善特种车辆的电网特性。在大负载启动时,考虑到可能影响系统电压,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配电终端采用控制用电与设备用电分离的方案。考虑到全车用电设备数量众多,配电终端采用模块化设计,一个主要用电设备配备一个配电终端,智能配电管理器负责管理每个配电终端。
智能配电管理器主要负责管理配电终端的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智能配电管理器提供双冗余CAN通道与车辆其他管理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整大功率电感贴片电感器车电气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对于车上的次要用电设备通过I/O控制继电器来实现。大功率电感
智能配电管理器主要部分包括:键盘和触摸屏输入,LCD显示,双冗余CAN接口和LIN接口,I/O输入、输出、测试、配置和故障检测接口和备份信息存储部分。由于智能配电管理器功能复杂,考虑到控制的实时性和用电设备的数电感器生产量众多,在硬件平台上,采用32位微处理器LPC2119。LPC2119具有双CAN控制器,两个UART、丰富的I/0资源和内置的RAM和FLASH存储器。触摸屏采用ADS7846控制器,LCD选型上支持触摸屏操作的TFT真彩屏,信息存储采用8 KB铁电FLASH,键盘采用专用键盘管理芯。在软件平台上,选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保证设备控制的实时性和工作的可靠性。
车辆管理终端主要负责是车辆电气综合的管理,配电属于其中一个管理项目,各个管理终端之间采用双CAN冗余通信,保证整个车辆电气系统工作和通信的稳定性功率电感器和可靠性。
2 车辆智能配电系统的软件设计
2.1 配电终端应用软件实现的机制和原理
配电终端的程序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配电终端软件采用实时编程的思想,利用四路A/D采集输入端的电压、输出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同时对采集的数字量进行滤波处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从而实现用电设备的过压,欠压、过流和温度故障保护。短路保护采用硬件处理方式,如果检测到短路硬件自动关断MOSFET管,并且把短路信号传输到单片机的I/O输入口,以便单片机对短路的识别、判断。外部控制接口采用I/O输人口检测,同时对外部控制信号采用数字滤波处理,防止干扰时的误动作。配电终端的信息备份采用LPC935内部的存储器存储。备份信息主要是过压、过压时间,欠压、欠压时间,过流、过流时间,温度故障和温度故障时间的参数设置点。为了防止运行参数在设置参数点附近波动,软件采用参数设置点回归处理。由于采用时间和设置参数综合判断故障的处理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设备正常启动瞬间低电压和大电流而导致配电终端误认为故障现象。通常为了防止电压过低和过高车辆上采用并联蓄电池处理的方法,大电流采用能量瞬间释放处理。
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维修技术研究随着医学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医疗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与现代医疗诊断、治疗关系日益密切,任何医疗设备都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电源,且大部分为开关电源。在日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设备因电源故障而
高集成度电源管理芯片满足手持设备应用需求目前手机、多媒体数码音乐视听产品、专业的摄像、摄影电子产品等都在向小型化、高集成度、更高性能方向发展。手持产品的多媒体功能越来越丰富,上述演进归功于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分离的电源芯片,到高集成的P
道路照明节能措施从道路照明的节能标准、照明器材的选择、路面照度的控制以及照明供电和控制几个方面介绍道路照明的节能方法和技术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可使道路照明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道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