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 字化的“0和l”,是印刷 产业技术发展和变革的完 整路线图。目前,主流的绿色印刷技术 包括哪些、这些技术有哪些优缺点、如 何实现绿色印刷呢?日前,北京印刷学 院副校长蒲嘉陵和许文才教授,该学院 教授魏先福和金杨以及北京绿色印刷包 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忠,这5位 研究各有侧重的印刷行业专家接受了本 刊记者的采访,对绿色印刷技术作了专 业的阐述。
绿色印刷包括印刷的全过程
记者:目前,绿色印刷包括哪些 技术?
周忠:绿色印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印刷” 即在印刷过 程实现环保;而广义的“绿色印刷” 则指印刷全过程,包括印前、印中、 印后,且不管是印刷内容还是印刷本 身,全部应实现“绿色”。
印前的主流技术主要有CTP技术 (Computer-to-plate)}印中包括印 刷方式和印刷材料两方面;印后技术 包括如何处理好废弃的生产垃圾,防 止造成污染。只有这样层层完善,才 能保证印刷的完全“绿色”。
CTP:直接制版为环境造福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印前的 CTP技术。
蒲嘉陵:CTP技术是指计算机直 接制版技术,通过电脑将图文信息直接 输出到印版上,去掉了作为中间环节的 软片,减少了制版中软片输出、显影、 定影和晒版等步骤,大大减少了中介耗 材的使用和含银、对苯二酚等对人体和 环境危害较大的废液的排放,给环境保 护带来了福音。CTP技术出现于20世 纪80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 研发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 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90 年代,设备和器材的技术进步加速了这 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 到了工业化应用的程度,1995年在德 国举行的DRUPA展览是CTP技术进 入产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1995— 2000年被认为是CTP技术产业化发展 的诱导阶段,印刷业开始尝试引进和应 用这项技术并对生产环境进行适应性改 造(我国在1996年引进了第一台直接 制版机),同时CTP技术在设备、版 材和生产控制技术等方面得到不断改进 和完善;2000年以后,CTP技术(包 括制版机、生产控制技术和版材即配套 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同时,价格也开 始不断下降,CTP技术开始在全球范 围内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大约在 2003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时期),CTP 技术开始大幅度被印刷企业采用,极大 推动了印刷产业技术从CTF(需要出胶 片的传统印刷技术)时代向CTP时代 的转变;我国在2007年进入了CTP技 术的高速发展平稳增长期,直接制版机 的市场占有量维持在年40%左右的高 位增长状态,从2010年开始CTP技术 的直接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版材、后处 理等直接耗材和处理费用)已经降低到 CTF技术的直接运行成本以下,进一 步加快了CTF技术向CTP技术的转 化速度,估计在2013-2014年间CTF和CTP将平分整个制版市场份额,此 后CTP的市场份额将超过CTF,成为 市场的主流。
目前常用的CTP设备有热敏制 版设备和紫激光制版设备两种,其中: 热敏制版设备主要采用(830nm)红 外激光的热敏成像技术实现制版过程, 特点是制版质量高、可以实现明室操 作,但缺点是版材敏感度低,制版速 度不高;而紫激光CTP设备主要采用 (410nm)紫激光的光敏成像技术实现 制版过程,特点是版材敏感度高,制 版速度快,但缺点是必须暗室操作(或 在安全灯环境下操作)。2009年红外 激光热敏直接制版技术和紫激光光敏 直接制版技术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分 别为59.14%(全球占有量在55%左右) 和29.07% (全球占有量超过30%), 同年采用高感度PS版的CTcP在我国 的市场占有率为10% (全球占有量应 该在5% 左右),展现了一个PS版生 产大国的特点。这三种直接制版技术 基本垄断了整个直接制版市场(2009 年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8%,在 全球的市场占有超过90%),是目前 CTP技术的主流。
从技术层面来看CTP技术主要有 四个发展阶段,即,显影前需要预热 的第一代CTP技术、显影前无需预热 的第二代CTP技术、无需使用化学试 剂显影的免化学处理CTP技术(第三 代CTP技术)和完全不需要显影处理 的免处理CTP技术(第四代CTP技 术)。目前CTP技术水平整体处在从 第二代向第三代转变的过程,第三和 四代CTP技术均属于低排放或无排放 的绿色CTP技术,符合当今绿色环保 的时代主题,是CTP技术的发展方向。
利用高压看门狗定时器高效管理汽车系统汽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电子系统正在逐步替代机械功能 从引擎定时控制到刹车、方向盘控制,而电子系统相对容易发生故障,这就需要谨慎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具备较高的故障容限。不应该在发生单点故障时将司机
基于三输出稳压器的汽车电池电源解决方案面向汽车应用的DC/DC转换器必须在极端环境中工作,输入瞬态可能超过标称电池电压5倍,并持续数百毫秒,同时引擎罩内的温度可能急剧升高到远远超出典型商用级IC所能承受的范围。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空间紧缺
用开关电源给高速AD转换器供电的优缺点系统设计工程师常被要求降低总体功耗,以减少对我们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他们还需要提高电路密度,以便实现外形尺寸更小的电子系统,并且能在更严苛的环境下工作。遗憾的是,若将高功耗解决方案整合